對於豪華車平行輸入這一塊,或稱灰市交易或水貨,介乎合法與不合法之間,下面是一段重要的時代背景,敍述者是一位香港車商阿羅。
2013年9月,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有關進口汽車的調查報導,播出後,美國的華人車商可樂壞了。
「我整個禮拜都在接電話,每個人都叫我幫忙找車,錢不是問題,」阿羅回憶起來仍感興奮。
這篇電視報導列出如下比較, 在美國買車加上平行輸入手續費,中國客戶可以六萬多美元買到車,比在中國的代理車行買,便宜近2/3。
英國越野車路虎(Land Rover Discovery 4).
美國價 | $52.000 |
中國代理行價 | $190.000 |
利潤 | 379% |
平行輸入手續費 | $6000-$7000 |
「這完全是西方企業的壟斷,」調查報導如此說,「中國需要多種進口管道來鼓勵競爭。」就是這樣的話,被認為是中國鼓勵水貨進口,所以阿羅電話接不完。 「但是我不敢做了,現在風向已轉,任何做這件事的人都會引起懷疑,玩完了,就這麼簡單。」
阿羅對中國車市很了解,回想當年的「搶車大戰」,似仍意猶未盡。
「中國90年代開放進口車,每年有12萬輛的進口配額,大家為了搶這12萬的配額,什麼骯髒的手段都耍得出來:公開賄賂高層官員,官員硬要加入做股東分紅利,萬一暗事被發現,官員把房子一燒,消滅所有證據,總之那時沒有幾個人是乾淨的。在香港近郊,有個地方叫屠宰場,剛剛送達的全新車子, 15分鐘後就被拆解完畢,分成三大堆,每次我看到那些金屬零件,眼淚都要掉下來,就像美女被分屍了,好冷血。」
「被拆解的三大堆是車身,發動機和懸架,每一零件都清楚地標示好原屬什麼廠牌,然後送到廣東附近兩個小城,過關時,海關人員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,就讓卡車一部部駛過去,他們當然也是拿到好處的。」
「這兩個小城因為重組外國車興盛,就像科幻小說一樣,零件進去,完整的車子出來,家家戶戶都在做這個。這些重新組裝的車子,到了市場上,以一種半中半西的方式出售,廠牌是中文,可是聽起來像洋牌子,那時對外國車太嚮往了,所以只要名字聽起來像都很暢銷,比大陸國產車賣得貴,那時很多台灣、香港的修車師傅也去廣東做這門生意。」
「那時生意真好做,打個電話, 十萬美元進帳也不是難事。不過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,事情又有很大的轉變,配額取消,誰都可以做這門生意。只要你在美國找到車,大陸有買主,把進出口手續摸通,錢就白花花的進來了,很多華人這時都跳下海。這真是全世界最好的生意,你可以在美國盡量買車,沒有人管你,而需求永遠那麼旺盛。」
萬馳車行也跳下海,錢好賺,難怪陳瑞亞可以大方收豪宅爛攤子,開派對、送禮物,還有公關及慈善上所有的開銷。她非常大方,誰請她捐錢她都答應,有時錢捐到哪裡也不記得。過不久,她在海邊買了兩棟房子,說是稅付太多了,要設法避稅。
但是,這個有如金山銀礦的進出口車市場,終於導致反彈,陳瑞亞如何應付這個轉變?她用了一個奇異的方法,想了一套說詞,而我竟成為第一個聽眾。(待續)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