撫今追昔找方向

自從我用Here取代谷歌地圖以後,衛星導航進入一個新境界:有設計感的箭頭指引,更適合視覺功學的數據排列,更清楚的來途歸路,都能使我一路盯著手機,核對虛擬與真實地理環境的呈現(只限有人開車時)。好些眼睛看不到,但是地圖上看得到的風景,如空曠的田野, 彎彎水塘、一陣距離外的海岸,前面多重交叉的道路,都使我們對身處的空間有更深刻遼濶的認識。雖然新科技讓我們擁有這一切,卻有個缺失—一旦鑽進車內,就不知東西南北,如果走斜線,那更就差了。也許你去鄰近的麥當勞,只會連轉三個U turn, 卻渾然不知它就在你的西南前方。

這時,我不禁想起找方向的「史前時代」—翻閲紙地圖,雖然你要花很大功夫才能找得到路,可是你一定知道東西南北方向。方方正正一張紙攤開來,上北下南右東左西。由於我曾用爛掉一張張紙地圖,所以我對方向有比較清楚的認識。我習慣告訴朋友往東走往南走,朋友則被我氣得半死,「倒底往左還是往右啊!」有一回和朋友去史丹佛,因為修路就多繞了一個彎,從此被GPS指揮著不斷走 U turn, 最後我索性把衛星導航一關,自行判斷。

「現在怎麼辦?」同車年輕友人問。

「往西開。」

「西在哪裡呀?」

「在我們左邊。」

「你確定你知道左邊在哪裡嗎?」

「你坐在我右邊我坐在你左邊,信不信由你。」

我們安全抵達史丹佛,因為在來之前,我已經查了紙地圖,對城市在灣區的方位已有全盤認識。

如今翻紙地圖找方向,已經是失傳的技藝,而我有幸,是擁有這門技藝的人。

紙地圖-失傳的技藝

這門技藝是這樣的:首先,要去AAA要一大堆地圖,包括整州的,半州的、數個城市的,單一城市的,單一城市熱鬧市中心的。再則,如何收納地圖也是一門技藝,地圖初拿來時都很小很平整,可是一旦打開,就無法按折線收回去,最終會變成鼓脹脹的一堆亂紙,而那折線之處,不久就破掉、爛掉。最恨最恨的是,你要找的地址,就剛好在那破爛之處。

看地圖也是一門技藝。因為地圖很大,車內前後座不夠寬敞,所以最好是到車外在引擎蓋上攤開看得一清二楚。我知道很多夫妻,都是因為在車內看地圖吵起架來。

先生:「你地圖攤得那麼開,把右邊的視野都擋住了。」

太太:「我不攤開看無法找,而且請你車子開穩一點,這樣顛上顛下,眼睛很吃力。」

先生:「你不會上車以前先看好地圖?」

太太:「因為你說你知道路怎麼走,我才沒有先看地圖。」

在洛杉磯那麼大的地方,你必須擁有一大本地圖。先分區,再分城市,再找路名,路名密密麻麻,要用放大鏡才看得清楚。最糟糕的是,如果目的地在某頁之外,如何找到相接的下一頁更是技藝中之技藝。主要是和這地理位置相接的下一頁,可能要翻掉半本地圖才找得到。好不容易找到了,你可能已忘了上一頁的開車路線。

如果大家還記得,地圖背面是路名總覽,以字母排列。每條路都有一個編號,東西向分為1234 ,南北向分為ABCD,等你找到B4的小方塊,還要發揮李昌鈺找血跡的精神,在細密的線條乃至更細密的路名中找到所在。而就如李昌鈺辦案,不是每次都破得了案,所以打電話求助問路,也在所難免。

好不容易找到那條街了,但是怎麼找到門牌號碼呢?商業區難找,住宅區更難找,因為畫在路底邊的號碼早已褪色,難以辨認,如果要看掛在門上的號碼牌,你得要有長頸鹿的脖子,老鷹的視力。而且此時,你還在開車。

現代的衛星導航有千百種好,但是也會造成困擾。主要是它並沒有辦法跟你的開車完全同步進行:上一個指示還未完成而你已過該轉彎的街口,或太早預告下一個轉彎使你誤入歧途。對幾百呎幾百呎沒有概念的人只能靠「咚咚咚」的聲音提示來決定下一步,有人第一次聽「咚咚咚」未警覺,第二次聽「咚咚咚」很緊張,等三次「咚咚咚」再響起,他已冒冷汗,此時必然走錯路,又要連轉三個U turn才能回到原路。

當然最糟的情況是,當導航和你的常識相違背時,你要怎麼辦?若一半信導航,一半信自己的判斷,我保証你一定在城市內打轉。

最神奇的導航也有斷訊的時候,那時候至少要知道南、北方向,所以我建議各位,如果你車上沒有任何紙地圖,至少要有一個羅盤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由 WordPress.com 建置的網站.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