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則報紙半頁廣告,像把氣悶鍋過早掀開,騰騰熱氣,轟隆轟隆。我們讀傻了,原來有許多事,我們還不知道。

萬馳必發車行詐欺行為全球受害者反擊自救會正式聲明:

如果您也是萬馳車行金錢和信用的受害者,站出來吧!您並不寂寞,我們正在找您,牽扯金額數百萬元,我們需要您真實故事來幫助司法並要回損失。我們的努力已讓聯邦調查局和縣警署查辦了。

全球萬馳車行的受害者們,您也和我們一樣嗎?向萬馳買車而發生了下面的情況:

1.      給了全款現金買車,2. 大半年都不交車,3. 退車一再拖延也不還清車款,拿不到車也拿不到錢,4. 信用被借去買車但不付清車款使你們信用破產。

請勇敢站出來追討權益,讓這樣的公司失去繼續騙人的機會,讓司法制止他們,並維護你的權益,讓損失能得到補償。不僅如此,我們知道很多受害人都是華人,到目前為止,都不知所措,投訴無門,而只能默默忍氣吞聲。

本自救會同時呼籲成功追討者提供經驗,鼓勵受害者廣為傳播這份聲明,所有來函將不公開。

當天晚上,陳瑞亞如常參加某一社團理事會,活潑、健談一如往常,也很盡責地討論、舉手、發言,同會者反而心有掙扎,不知該迴避,或假裝什麼事都沒有發生,待見到陳瑞亞驚悚式的好態度,他們反而更感驚愕,所以反應和美髮院的顧客一樣,「她怎麼像沒事似的,好可怕啊!」

第二天,原本日日在華人電視上播出的一則宣揚智能電錶的公益廣告,已悄悄把她的鏡頭拿掉。過兩天,萬馳車行在報上刊登緊急聲明啟事:

本車行已延聘律師,現正以合理與負責任的方式與這些客戶陸續達成解決方案及共識。同時,若任何人指控不實,影響個人名譽及商礜,將依加州民事法規第45條書面毀謗及第46條口頭毀謗,提出民事損害賠償等。本行再度強調,「租車人頭都是你情我願。」

若客戶對該行及其負責人有任何請求及賜教之處,請於本啓事登載日起十日內,儘速向本行及其負責人,提出其書面請求及支持該請求的相關証據及文件,本行負責人及律師將以合理、負責、專業及最迅速的方式,解決一切有關契約履行等問題。

我讀了這則聲明,氣壞了,拿起電話就打,試了十幾次,終於接通了。

「你那聲明實在胡扯,要我們提出証據?小偷行竊,還要我証明那些東西是我所有,然後不見了?龐氏騙局的受害者還要提出稅單,才能証明遇到大騙子嗎?你不是警察局或保險公司,你是…」

「 那個聲明不是針對你,你的事我已在處理。」

「你情我願是什麼意思?你在侮辱我,侮辱所有幫助過你的人!」

「那是律師教我寫的。」

「哪個混賬律師?」

她還真說出了一位僑界知名律師的名字,我想她也是胡縐。

「那個登報的人是怎麼回事?」

「他在敲詐我。」

「敲詐都是私下敲詐,有人登報敲詐的嗎?」

「你不知道,他付15萬買車,我給了他三部車,沒買到的車錢也都還清了,這事拖了一年,整天來煩我,我不知道他倒底要怎麼樣?他倒底要從我這兒拿多少錢才甘心。這種人—」

「你們為什麼要讓這種事一再發生?如果依合約辦事,沒車就還錢,哪裡會拖一年?是你們拖人,不是人家拖你,你們拿了錢,先去補別的洞了,是不是?」

「我沒有辦法啊!我們要付三處房租,現址,舊址,還有修車廠,我們開銷太大了。」

「話說回來,舊租約未到期,你們為什麼要去租現在這麼大的地方,你不會做算術嗎?」

「會做算術有什麼用?我也做啊,可是全是白做。前一分鐘還在說經濟過熱,下一分鐘就來個金融風暴,我花5萬元買車,什麼都沒拿到,只拿到兩把鑰匙,所有的事都無法預測,不像你,連股票都不買,你可以安排生活中所有的一切,預知結果,我們做生意的,必須非常靈活。」

「那你要怎麼…靈活?」

「我們做比不做好。」

「你們還要繼續做?」

「我們做每件事,都是有啟發的,不是亂決定的,譬如租現在的車行,就是朴牧師看到異象,看到四周街上都是電動車在跑,電動車是未來趨勢,所以將來我們也可朝此方向發展。」

我一聽到異象,腦子就浮起「自生能源」、「永動機」這些事情。「任何人的話你都信?你不會自己做點功課,做判斷?」

「怎麼說?」

「路上有很多車在跑?國王大道是南北通衢,還會沒有車在跑?朴牧師怎麼知道那些都是電動車,不是汽油車,不是油電混合車?他有X光視力,能穿透引擎蓋,看到裡面是電池而非機械引擎?」

「你在說什麼啊?」

我掛斷電話,我真的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。

讀此聲明後憤怒的不僅是我。氣不過的五人在三天後召開記者會,在會場拉起一條灰色横幅「萬馳車行受害者,請勇敢的站出來」,公開事件始末,婉明是其中之一,除了登報的L先生外,其他人都戴上黑色寬口罩。

L先生約40多歲,故事和2008年的B先生一模一樣,他沒有把馬京恩告上法庭,而採取了更直接有效的自救方式。

「馬氏夫婦其實和大陸少有聯絡,都是透過我們這種汽車貿易商賣車。我向他買三部,他說車子在路上不見了,也不還錢,我真的氣不過,才組織自救會,也同時驚訝地發現還有數十、甚至上百人受害。」他對記者說道。

「他們拿不出錢來,我只好去車行拖舊車,一部一部修好,在網上賣,總算補回一部份損失,後來差款只有五萬元,他們仍然拿不出來,我只好去擔保公司投訴拿回五萬,雖然錢數上是對的,但是我的利息、商譽、及耗費的時間精力呢?這些怎麼算?」

L先生很聰明,除了去司法單位申告外,自己直接動手,去拖車,去擔保公司討公道。擔保公司指的是Auto Dealer Bond,各車行都必須投保才能獲得營業執照,目的是保護消費者。也就是說,不法情事嚴重,若消費者的申訴被接受,擔保單位會出錢賠償。

從這裡我學到: 1.L先生為專業貿易商,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及管道來自救。集資—買車—運這種看起來任何人都可以做的生意,業餘者來做,若遇陷阱,求救困難。2. 做自己不熟悉,不專業的投資或生意,要先估量有沒有反轉求公道的力量或管道,若沒有,逃! 

事後我和L先生聯絡,他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:「騙我們商人也就算了,怎麼可以騙朋友?」

k記者會後,記者去採訪馬氏夫婦聽取他們的說法,他們很大方地拿起前兩天在報上登的緊急聲明啟事,照了一張相,仍然堅持「誠意解決,依法處理」等。他們說什麼已不重要,但是這張照片一直留在我腦海:陳瑞亞的富泰大臉在前,說場面話,擋難堪,馬京恩在後,露張小臉,什麼話也沒說。我常在想,這對夫婦倒底怎麼分工?至此我有了一些概念。

至此,我不再為租車事煩憂了,因為還有更慘的一批人在「墊底」,用這兩個字實在不忍,但這也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療法。處於困境中的人經由幫助更差的人而忘記自身痛苦。5萬、10萬算什麼?70萬,100萬如何?還有,這些錢還是朋友集資而成,甚至借來的。騙專業車商也就罷了,騙打游擊的臨時車商也就罷了,何苦去說服一個原本生意就不順利的陌生人M,以高利貸借款28萬和馬合作,然後馬說聲「謝謝」,什麼事也不做了呢?馬京恩早成了穿西裝的汪洋大盜,呼喊聖名的魔鬼。

就是這位可憐的M, 受騙後妻離子散,拿把槍到聖堂找馬同歸於盡,朴牧師極力勸導,謂耶穌要信徒尊重生命,進入教會,就不能談自殺,才把他安撫下來。至此,朴牧師痛切感覺到不能以教會身份為這兩人背書,發出下列聲明:

聖堂禱告中心宣佈,馬京恩和陳瑞亞的個人及公司「萬馳車行」的一切商業行為或宗教行為,與本堂無關。

2011年下半年,華人媒體充滿馬氏夫婦的新聞,除上述者外,還有這一則:

聖堂禱告中心,因籌款建堂失敗,谷西教會數名長老,連同警方,在教堂門上貼上封條,命令牧師及留在教堂內的信徒立即離開,更換門鎖,不許任何人進出,教堂內的物品將擇期拍賣。

牧師及其信徒屬靈的眼光,終需回到世人的角度,接受不幸的安排。這件事,也關係到馬氏夫婦後來的走向。

第二天,原本日日在華人電視上播出的一則宣揚智能電錶的公益廣告,已悄悄把她的鏡頭拿掉。過兩天,萬馳車行在報上刊登緊急聲明啟事:

本車行已延聘律師,現正以合理與負責任的方式與這些客戶陸續達成解決方案及共識。同時,若任何人指控不實,影響個人名譽及商礜,將依加州民事法規第45條書面毀謗及第46條口頭毀謗,提出民事損害賠償等。本行再度強調,「租車人頭都是你情我願。」

若客戶對該行及其負責人有任何請求及賜教之處,請於本啓事登載日起十日內,儘速向本行及其負責人,提出其書面請求及支持該請求的相關証據及文件,本行負責人及律師將以合理、負責、專業及最迅速的方式,解決一切有關契約履行等問題。

我讀了這則聲明,氣壞了,拿起電話就打,試了十幾次,終於接通了。

「你那聲明實在胡扯,要我們提出証據?小偷行竊,還要我証明那些東西是我所有,然後不見了?龐氏騙局的受害者還要提出稅單,才能証明遇到大騙子嗎?你不是警察局或保險公司,你是…」

「 那個聲明不是針對你,你的事我已在處理。」

「你情我願是什麼意思?你在侮辱我,侮辱所有幫助過你的人!」

「那是律師教我寫的。」

「哪個混賬律師?」

她還真說出了一位僑界知名律師的名字,我想她也是胡縐。

「那個登報的人是怎麼回事?」

「他在敲詐我。」

「敲詐都是私下敲詐,有人登報敲詐的嗎?」

「你不知道,他付15萬買車,我給了他三部車,沒買到的車錢也都還清了,這事拖了一年,整天來煩我,我不知道他倒底要怎麼樣?他倒底要從我這兒拿多少錢才甘心。這種人—」

「你們為什麼要讓這種事一再發生?如果依合約辦事,沒車就還錢,哪裡會拖一年?是你們拖人,不是人家拖你,你們拿了錢,先去補別的洞了,是不是?」

「我沒有辦法啊!我們要付三處房租,現址,舊址,還有修車廠,我們開銷太大了。」

「話說回來,舊租約未到期,你們為什麼要去租現在這麼大的地方,你不會做算術嗎?」

「會做算術有什麼用?我也做啊,可是全是白做。前一分鐘還在說經濟過熱,下一分鐘就來個金融風暴,我花5萬元買車,什麼都沒拿到,只拿到兩把鑰匙,所有的事都無法預測,不像你,連股票都不買,你可以安排生活中所有的一切,預知結果,我們做生意的,必須非常靈活。」

「那你要怎麼…靈活?」

「我們做比不做好。」

「你們還要繼續做?」

「我們做每件事,都是有啟發的,不是亂決定的,譬如租現在的車行,就是朴牧師看到異象,看到四周街上都是電動車在跑,電動車是未來趨勢,所以將來我們也可朝此方向發展。」

我一聽到異象,腦子就浮起「自生能源」、「永動機」這些事情。「任何人的話你都信?你不會自己做點功課,做判斷?」

「怎麼說?」

「路上有很多車在跑?國王大道是南北通衢,還會沒有車在跑?朴牧師怎麼知道那些都是電動車,不是汽油車,不是油電混合車?他有X光視力,能穿透引擎蓋,看到裡面是電池而非機械引擎?」

「你在說什麼啊?」

我掛斷電話,我真的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。

讀此聲明後憤怒的不僅是我。氣不過的五人在三天後召開記者會,在會場拉起一條灰色横幅「萬馳車行受害者,請勇敢的站出來」,公開事件始末,婉明是其中之一,除了登報的L先生外,其他人都戴上黑色寬口罩。

L先生約40多歲,故事和2008年的B先生一模一樣,他沒有把馬京恩告上法庭,而採取了更直接有效的自救方式。

「馬氏夫婦其實和大陸少有聯絡,都是透過我們這種汽車貿易商賣車。我向他買三部,他說車子在路上不見了,也不還錢,我真的氣不過,才組織自救會,也同時驚訝地發現還有數十、甚至上百人受害。」他對記者說道。

「他們拿不出錢來,我只好去車行拖舊車,一部一部修好,在網上賣,總算補回一部份損失,後來差款只有五萬元,他們仍然拿不出來,我只好去擔保公司投訴拿回五萬,雖然錢數上是對的,但是我的利息、商譽、及耗費的時間精力呢?這些怎麼算?」

L先生很聰明,除了去司法單位申告外,自己直接動手,去拖車,去擔保公司討公道。擔保公司指的是Auto Dealer Bond,各車行都必須投保才能獲得營業執照,目的是保護消費者。也就是說,不法情事嚴重,若消費者的申訴被接受,擔保單位會出錢賠償。

從這裡我學到: 1.L先生為專業貿易商,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及管道來自救。集資—買車—運這種看起來任何人都可以做的生意,業餘者來做,若遇陷阱,求救困難。2. 做自己不熟悉,不專業的投資或生意,要先估量有沒有反轉求公道的力量或管道,若沒有,逃! 

事後我和L先生聯絡,他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:「騙我們商人也就算了,怎麼可以騙朋友?」

k記者會後,記者去採訪馬氏夫婦聽取他們的說法,他們很大方地拿起前兩天在報上登的緊急聲明啟事,照了一張相,仍然堅持「誠意解決,依法處理」等。他們說什麼已不重要,但是這張照片一直留在我腦海:陳瑞亞的富泰大臉在前,說場面話,擋難堪,馬京恩在後,露張小臉,什麼話也沒說。我常在想,這對夫婦倒底怎麼分工?至此我有了一些概念。

至此,我不再為租車事煩憂了,因為還有更慘的一批人在「墊底」,用這兩個字實在不忍,但這也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療法。處於困境中的人經由幫助更差的人而忘記自身痛苦。5萬、10萬算什麼?70萬,100萬如何?還有,這些錢還是朋友集資而成,甚至借來的。騙專業車商也就罷了,騙打游擊的臨時車商也就罷了,何苦去說服一個原本生意就不順利的陌生人M,以高利貸借款28萬和馬合作,然後馬說聲「謝謝」,什麼事也不做了呢?馬京恩早成了穿西裝的汪洋大盜,呼喊聖名的魔鬼。

就是這位可憐的M, 受騙後妻離子散,拿把槍到聖堂找馬同歸於盡,朴牧師極力勸導,謂耶穌要信徒尊重生命,進入教會,就不能談自殺,才把他安撫下來。至此,朴牧師痛切感覺到不能以教會身份為這兩人背書,發出下列聲明:

聖堂禱告中心宣佈,馬京恩和陳瑞亞的個人及公司「萬馳車行」的一切商業行為或宗教行為,與本堂無關。

2011年下半年,華人媒體充滿馬氏夫婦的新聞,除上述者外,還有這一則:

聖堂禱告中心,因籌款建堂失敗,谷西教會數名長老,連同警方,在教堂門上貼上封條,命令牧師及留在教堂內的信徒立即離開,更換門鎖,不許任何人進出,教堂內的物品將擇期拍賣。

牧師及其信徒屬靈的眼光,終需回到世人的角度,接受不幸的安排。這件事,也關係到馬氏夫婦後來的走向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由 WordPress.com 建置的網站.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